waizui

日本留学扫盲

前言

在众多的留学目的地中,日本应该算不上首选的一批。跟其他国家的大学比起来, 东亚三国的大学好像都需要入学考试。印象中的话感觉中国的跟韩国的最卷,日本相对而言要好一些, 不过也仅仅是相对地狱模式的中国跟韩国。当然也有一小部分项目可以通过申请, 但那个不在这次的讨论范围内。

这次想说一下日本的硕士入学考试(博士也可参考差别不是很大)。

今年的二月份我参加了东京大学硕士入学考试,运气好考上了。考学期间产生的一些经验, 可以留给后面需要的人参考。

日本的入学考试制度

日本的大学入学是需要考试的。

日本不像中国有全国统一的入学考试,想要考哪个大学就需要去参加哪个大学的校内考,这点跟中国非常不一样。 一般来说,考生会根据自己的水平跟志向,确定想要考的学校,然后备考,最后分别去参加每所学校的校内考试。

日本的考试的难点也在这,就算是同一个专业,每个学校考察的科目各有不同,几乎没有哪两个学校的是完全一样的。 以我考的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日语叫情報理工)为例,有的一般科目考编程,有的考数学, 数学里有的考概率统计,有的则不考。专业课更是五花八门,算法都算好的,有的考信息论呀,图形学呀五花八门的。 加上考察侧重点跟题型也不同,想要准备很多个学校海考这种情况几乎是行不通的。

当然这只是海考行不通的一个原因,还有一个原因是很高的考试费用以及内诺制度。

想要报考一个学校要交三万日元的考试费,合人民币1500左右,除此之外还有去每个学的交通费住宿费等等, 加起来是一笔不小的钱。

内诺制度是指考试之前要拿到大学教授的许可才能去参加考试的制度。不是每个学校都有内诺制度, 但一般来说即使没有内诺制度的学校,想考的专业的教授也会让考生交一份研究计划书或者小论文。 因为每个教授研究方向和项目各不相同,写好一篇然后改改就能交给其他教授的情况并不多见。

当然凡事无绝对,也有富哥用钞能力可以解决这些问题,那些不在讨论范围内。

参加考试的话,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旅游签证过日本来考,据我所知东京大学是可以这样考的, 其他学校的话需要去官网上查。第二种是先长期签证过来日本呆着,再参加考试。我觉得第一种方式适合在校生, 并且准备很充分的考生,旅游签证好像最多15天,能考的学校不多。这种方式成本最低。 第二种需要长期签证,可以走语言学校,或者research student日语叫研究生(けんきゅうせい),注意不是中国的硕士研究生。 我没听过工签过来考的,虽然理论上也可以,除非有科研梦??

语言关

日语感觉是文科生的噩梦,据我所了解,好像好一点的学校的文科专业都会要求考生有N1证书, 并且用日语写一篇小论文,在面试的时候还要用全日语对考生进行拷打。加上紧张, 经常听说N1的学生犯”日本語食べません”这种级别的错误。

理科的话情况稍微好点,学校不会要求日语证书,但是会要求英语,一般都需要提交托福或者托业的成绩。 对于想考头部几所学校的考生,也得卷英语成绩,一般来说把托福考到100左右是一个不拖后腿的分数。

我个人的建议是尽早准备语言成绩,越早越好,最好第一件事就是准备语言成绩。因为语言成绩是通用的, 所以先把语言成绩弄到手,后面的时间就能不间断的全部用在专业课上。理科生不要死磕日语成绩, 如果花了大量时间啃日语结果专业课没跟上得不偿失。

时间线

考试时间线可以概括为:获取募集要项-> 备考-> 出愿-> 考试-> 合格发表

日本考学专有名词解释

备考

关于备考的内容能说的太多了,作为扫盲性质的文章这里就不展开说了,后面有机会再写。

需要多少钱这个事情这个因人而异,网上能参考的资料太多,花钱不心疼的二代富哥跟只买打折菜几乎不娱乐的苦行日留子的花费能差几倍。 总的来说正常花销的话会比欧美便宜两倍左右,这也是日本比较卷的原因之一,没钱也能过来,本来不卷的,来的人多了就卷了。 我个人的建议是如果备考就不要打工,学习应该还是遵守能量守恒定律的,打工太多没时间学的。 我见过来考学然后疯狂打工的日留子,花1w的生活费来日本赚5k,为日本经济复苏做贡献,想不通。 还有就是来得准备足够的钱,足够是什么概念呢,就是让你觉得有这笔钱不会在备考过程中产生金钱焦虑。

在日本卷的中国人留学生

中国人在日本最喜欢的理科专业应该就是计算机了,我的感觉是有很多人想转计算机, 但其实日本的职业之间收入差距不像中国那么大,计算机并不算高薪,如果不是真的感兴趣,投入与回报不成正比的, 而且国内就业市场非常惨淡。不过留学生大多是从国内大学毕业后没工作过就直接过来的,不太了解就业市场情况。 所以理科继续卷计算机的情况应该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文科的竞争好像都挺激烈的(文科生自己说的),据我的了解重点在经营学,经济学,社会学几个方向。

艺术生的情况我只是略有耳闻,接触得太少。

总结

回想我的考学过程,庆幸我是非常幸运的。我从我的经验出发难免会有幸存者偏差,并且文章里的观点也很主观, 所以可能会有很多错误。如果这篇文章能帮到有需要的人,那最好不过了。